【安姓起源及迁徙】安姓姓氏的起源及迁徙分布

    中华安氏网 2008年12月4日 安氏宗亲会



  【安姓起源及迁徙】
  安姓姓氏的起源及迁徙分布

  (一)、安姓姓氏的本源
  据《国语·晋语》记载:炎帝和黄帝同是少典娶有峤氏之女任姒所生,后分别成为姜姓部落和姬姓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
  一、炎帝和黄帝传略
  炎帝传略
  炎帝,为古帝王,相传在位120年。姜姓,烈山氏,名帝魁,以火德为王,故称炎帝。原居姜水,活动在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以畜牧为主经营,发明农具,教民耕种,广兴农业,尝百草,辨药性,治病除疾,众称为神农氏。与黄帝结盟战胜九黎族首领蚩尤。居涿鹿(今河北鹿县南)。后与黄帝部落发生三次大战,终于在阪泉酣战中被黄帝打败,其部落被融合。
  黄帝传略
  黄帝,为古帝王,相传在位100年。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山东曲阜),后迁居姬水,改为姬姓,定国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称有熊氏。以土德为王,土色黄,故称黄帝。击败炎帝后,各部拥戴轩辕为天子。用风后为相,力牧为将,治理天下。黄帝常年在外,足迹东至泰山,西至甘肃,南至长江,北到内蒙古一带。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史书说他往来无定处,以师兵为营卫,所到之处传播农种技术,封禅山川,广化百姓,既尊为战神,又尊为缔造中华文明创始者:命仓颉造文字;大桡作甲子干支;容成造历法;羲和负责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制乐器、造律吕,隶首作算数。螺祖(皇后)发明养蚕。黄帝是远古华夏始祖,为中华民族祖先。
  二、夏禹王和涂山氏女传略
  夏禹传略
  夏禹,尊称太禹、夏后氏部落联盟领袖。西夷人还称“戎禹”受封于崇为“崇伯”,也称“崇伯禹”。因治水有卓著功勋,被称为“神禹”。《史记·夏禹纪》:“夏禹名日文命”,禹之父曰鲧。据《姒氏宗谱》载:“禹乃黄帝之玄孙也”。母有莘氏。于戊寅二十八载(公元前2230年)六月六日生于西川石纽。起于嵩山,娶于涂山。当上“天子”时已九十高龄,崩于会稽山,享年百岁。
  夏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奠基人,是治水英雄、杰出政治家。疏九河,排淮泗,“三过其家门不入”。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尽力沟恤。在朝位设“五音听治”,接待四方之士。抑大鸿,除民害,伐共工,征有苗,天下乃静。以历山金铸币、鼎,颁夏时于邦国。重法制,讲纪律,“声为之事身为度”,“敏给克俭”勤劳一生。
  涂山氏女传略
  涂山氏女,是禹之妻,帝启之母:也是中原(安邑)安姓之鼾祖母。涂山氏女,又称作“涂山女”,“涂山之女”,“涂山氏之女”。“涂山之女娲”、“文娇”、“攸女”、“女娇”等别称。她在四千多年前是淮夷涂山氏国最年轻一位君主。不但有“妾”(奴隶),能“坐镇南邦,雄视五岳”,俱文才武略,亲领兵远征翼州,助大禹灭共工叛乱。力行族外婚配,“为女媒”“被祀为高煤(媒)之神。对子启”独明教训,而致其化”。“启长大后”从其教而化其德,“终于攻益而夺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始创“南音”,制“笙簧”,善于琴瑟,精于文艺。赞为夏之先妣,视若国母(见《闻一多全集》)。卒葬阳城。
  三、中原安姓鼻祖帝启传略
  鼻祖帝启,又名开。文命之子,黄帝轩辕氏之来孙。其母是涂山氏之女。生于辛壬癸甲,长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丁已岁二月既望,受姓安于安邑。启祖,承继父之道(《孟子·万章》)在“禹穴之时,以铜为兵”的基础上,“使蜚廉折(采掘)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河南濮阳),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结束数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生活,转入私有经济社会变革,废除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公选制,创立“大人世及以为礼”(《扎记·礼运篇》)的帝王世袭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家天下”帝王,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重大贡献。启祖的雄才大略,卓识远见,洞察形势,果断刚强,与母涂山氏女的“独明教训”是分不开的。启之母亲治理涂山氏国,不但有“妾”(奴隶),是“坐镇南邦,雄视五岳”的涂山氏国君主和淮夷领袖,不仅能领兵远征冀州,助大禹灭共工叛乱,还在治水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始作“南音”。这一切对启祖产生直接巨大影响。后“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史记·夏本纪》)。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道:“启贤,天下属意焉!”启祖博得“万舞翼章闻于天“(《罢子·非乐篇》),即万众歌舞声震霄汉的欢呼。功绩永远彪炳于史册。
  四、安姓姓氏的由来
  安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布全国各地。对安姓来源,多种史籍、各地家谱记载不一,说法种种 :一说安姓,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见《唐书·宰相世系表》);二说“太祖禹,乃太昊黄帝轩辕之玄孙。赐子启姓安。”(见《五侯昌后图书》);三说贵州水西夷族,[明]英宗赐姓安。(见《贵州省大定县志》);四说“后魏安迟氏,北代姓,后改为安氏”(见《魏书·官氏志》);五说招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以国名为自己姓氏”(见《百家姓探源》);六说“安期琅牙(山东胶南诸城一带)人,有安期氏”。(见《英贤传》);七说:“汉悼惠王子志封为安都侯,其后裔为安都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附录·姓氏考略);八说晋厉公大夫安是叔施,其安是氏原之始耶?(见《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姓氏英贤传》);九说以邑得姓,“战国时楚王嬖臣缠封于安陵(河北吴桥县西北),其后代子孙以此为姓氏焉”(见《战国策》);十说“战国时齐将田单破燕复齐·受封于安平(山东临淄县东)称安平君,因氏焉”。(见《史记0田敬仲完世家》、资治通鉴),周郝王三六年“燕人攻安平”注);十一说以谥号为姓氏,源于侯姓,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厄,谥日安国君,的子孙以安为氏。(姓氏寻源);十三说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十四说,明赐元人孟格改安汝格,达色改安汝坚,牟尼沙克置改安思谦,其后代姓安;十五说藏族有“安温”氏。以部落名为姓,省易为“安”(见《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十六说裕固族有姓安,为安帐文所改。帐文乃氏族名,取其首音“安”而为单姓;十七说为达翰尔族,“阿尔丹”氏族改“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为姓,取其首音“安”为姓;十八说为康姓所改,[唐]安禄山本姓康改为安姓,后代子孙偕姓安,等十八种。
  尽管安姓由来说法纷纭,何为切当?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变化,横观中华各民族兴衰融合史实,安姓由来统分两大支:一是属中原安姓;二是少数民族安姓。
  1、中原安姓又分两支
  1)、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约在公元前2515年左右)居西方,自与安息国,复入中国以为安姓。安息国人入中国,最早的是安息国王太子安清,他不继王位而出家为僧,遍历西域(今新疆,在东汉桓帝建和二的(148)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传教而留汉。相继有信仰佛教的商人安玄,在汉灵帝末年(189)来洛阳;后有安吐根的曾祖入魏,家居酒泉(甘肃酒泉),又有安法贤、安法钦、安慧则,俗巫安开在东晋时定居;安出汗在贞观元年(627)率部五千入朝,诏置维州(今四川理县)刺史。这证实原籍为安息国人,已复入中原定居。其宗根属中原一支安姓。
  2)、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又一支安姓。
  安姓在历史长河中,遭受世俗变迁,改朝换代,年年战争,服役屯兵屯田,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大量内迁外入移民,渗混融化,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一迁再迁,寻求其生息繁衍。如启之子武观与太康争位失败而北遁。帝履癸失国而南逃巢湖,安氏后裔四方逃散,有的成为越族先民。秦皇无道,安子璋归隐。王莽篡汉位,安龙、安蛟回朝明铠骂殿而逃奔西北。西晋安屈随先世避乱逃至辽东。河北赞皇进土史部勋司主事安佑祖先是从山西迁居。历代安姓人因天灾人祸避乱求生,从山西、山东、逐迁河北,复迁至东北地区和朝鲜者不少。《中华姓氏大辞典》载:明清时去赠寻(罗)甸军民府土知,安龙州土知州有安姓,经查证属中原安姓,是[南宋]安崇诚奉旨入黔平叛,定居黔南的四子安赞授任水西都督罗甸,大定府昭武将军,后裔有安定海承袭土司职。现居甘肃、泰安、天水、甘谷、景秦、武威;陕西宝鸡、延安、子州、绥远;河南登丰;山东泰安、东阿、昌邑等县(市)安姓人,一致认定祖先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来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建设中,安姓人离本土,迁新地工作者甚多。可以说历代安姓,无论何因离乡背井,到达新地生息,都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学会语言,接受民族风俗习惯,相互通婚繁衍后代,久而久之,逐渐融合或同化。正因为此,安姓人散居在全国各地。生自在汉、鲜卑、回、藏、壮、满、傣、蒙古、傈僳、布论、裕固、饧伯、达翰尔、土家等多个民族之中,皆有安姓人,他们虽然各改其民族成份,但宗根仍在中原世系。
  以上1、2两支,皆属中原安姓,同一宗根。
  2、少数民族安姓
  据有关史籍资料记载,其来原复杂,有单姓与复姓之别:
  1)水西安姓,盖为明英宗赐姓。水西少数民族宣慰使,有日裸至者其妻奢氏无子,以娣之子昭穆为己子,更名龙富。裸至卒,龙富幼,族众欲择各月中之长者袭宣慰使职,奢氏不允难遂,入朝面呈,明英宗钦准龙富袭职,龙富入见。英宗部其姓,答日:“无姓”,又问:“原籍何地?”,答日:“安西”,因赐姓安。
  贵州水西安氏,始籍昆明,繁衍水西。得姓前,无固定姓氏,世代以父名为姓,已名在后,如:一世慕齐齐;二世齐齐火;三世火阿得;四世得乌沙;五世乌沙穆,皆三音一名,前乃父名,后乃已名,取父名一音,则已名为二音,取父名两音,则已名一音。
  水西安姓,是从七十三世安祚起,后代子孙均为安姓。
  2)异姓改安姓:[后魏]时中国西北有鲜卑族复姓安迟,入中原后一分为二,成为安姓和迟姓两支。(见窦学田主编《百家姓探秘》第161-162页);[唐]节度使安禄山原姓康名扎荤山,随母嫁到安延偃家,改姓安名禄山,后子孙为安姓(见《唐书》;[明]赐元人孟格为汝敬、达色为安汝坚、牟尼沙克宣为安恩谦(见窦字田主编《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清]满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是单姓还是复姓待考证)、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为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璜 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地方的满八旗姓氏改安达拉(见《满通志氏姓略》载),世居普屯村地方的满八旗姓氏改安佳,取原姓的第一音节而得安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等。另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时有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
  五、武威氏的由来
  安姓氏族称武威氏,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如有熊氏、公孙氏、涂山氏等等。安姓氏族为什么称武甚好氏呢?一说是入黔始祖安崇诚入黔南平乱功高,敕封八蛮都统大元帅,威震黔南,乃称武威氏;二说安姓是唐朝顶梁柱,在朝为官者,大多数来自凉州(甘肃武威)。唐初(618年)随李渊征战功高,封为大将军,故称武威氏。敕重臣刺史后称武威。三说是历代安姓名人,都是从武达政,耀武扬威,故称武威氏。按姓氏史籍对姓氏源流与郡望定论,认为安姓武威氏的由来,以二说较为正确。
  各地在住宅正屋内设祭祀台(亦称香盒)香盒的正中是“天地君亲师位”;右边依次是“东厨司令灶王府君”、“武威堂上历代昭穆宗祖”;左边依次是“古今文武上下社祈”、“南海岸上观世音菩萨”。两边另有对联一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朝满日,以酒肉饭菜、香烛钱纸祭之。设祭祀台(香盒)的屋称堂屋。
                  (摘自《中国安氏家谱》)

  (二)、安姓姓氏迁徙分布
  粟特人,在历史上素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在敦煌古代烽燧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年、西晋末年,粟特人的经商组织和活动。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经商范围更加扩大,并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如公元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诺槃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时期,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作兴胡,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兴胡与县管百姓、行客并列,表明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分或社会地位。
  六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西突厥。七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开始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消亡。昭武诸国概况如下:
  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兵马强盛,多是赭羯(战士)。唐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都督府,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国王。公元712年大食破其城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回历百年,公元719年),复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朝政府封其子康国王咄曷为钦化王。
 米国:米国治钵息德城(今片治肯特),与康国关系密切。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为西突厥所破。唐永徽五年(回历33年,公元654年),又为大食所破。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曾两次遣使来唐朝的米国王当即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蒂奇,于公元722年,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杀。公元731年,康国王乌勒伽请唐封其子默啜为米国王。公元744年,唐朝政府赐米国王为恭顺王。公元760年以后,片治肯特废弃。
  曹国:西曹治瑟底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省伊什特汗市),与康国关系密切。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朝政府封康国王乌勒伽之子咄喝为曹国王。唐天宝三年,赐曹国王为怀德王。中曹治迦底真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省凯布德县)。东曹首府布恩吉卡特,一说在今乌勒提尤别,一说在乌勒提尤别西南之沙赫里斯坦。公元722、740年,曾量词屈服于大食人。但直到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尚上表唐朝请击黑衣大食。
  何国:何国在今撒马尔罕西面。永徽时,以其地为贵霜州,任何国君为刺史。
  安国:安国在今布哈拉地区。唐显庆时,为安息州,任安国王为刺史。其王别顿之遗孀可敦,在七世纪下半叶,多次抗击大食入侵。其子安国王笃萨波提一度被篡位,公元709~710年,由大食埃米尔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笃萨波提为王,但在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笃萨波提曾向唐朝上表乞师以抗大食,后被大食人所杀,其子屈底波曾遣使来唐,公元751年,亦被大食人所杀。阿悉兰在位七年,被大食国哈里发下令杀死,其兄弟在位七年,于公元782年(一说公元783年)又被杀,其国遂亡。在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献所称的粟特境内,还有东安国、西安国、毕国、史国、石国等国。
  石国:石国在今塔什干一带。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公元713~714年,大食人曾侵入石国。唐开元初封其君莫贺咄吐屯为石国王。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伊捺吐屯屈勒嗣立,曾请求唐朝政府讨伐大食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莫贺咄吐屯复助唐朝政府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被封为顺义王。公元740年,大食国的埃米尔纳斯尔入侵。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石国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大军。公元753年,唐朝政府曾封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石国至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尚遣使朝贡于唐朝。
  上述诸国均在窣利(粟特)境内。
  火寻等国:火寻即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下游两岸地区。乌那曷,旧安息之地,都城在阿姆河西,东北去安国二百公里,西北去穆国一百余公里。穆国,都城在阿姆河西,亦安息故地,东北去安国二百五十余公里,东去乌那曷一百余公里,今名查尔米。
  漕国:当即漕矩吒,都鹤悉那,今名加兹尼。八世纪初起臣属罽宾。
  在南北朝时期,姑臧等地就有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在唐朝,碎叶、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西州、伊州、炖煌(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公元630年,东突厥颉利可汗降靠唐朝,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随之入塞,唐朝政府为安置这批昭武九姓,而特别设置六胡州。据敦煌写卷《光启元年沙州、伊州残地志》,唐朝在今新疆罗布泊地区,有康国大首领康艳典建立的五六座移民大城镇;敦煌郡敦煌县从化乡,住着昭武九姓人三百余户,人口当时有一千三四百人。在内地,许多昭武九姓人,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自有统领,称作大、小首领;在战乱时期,往往自有城主(如伊州)。唐玄宗开元九~十年(公元721~722年),攻陷六胡州的康待宾、安慕客、何黑奴、石神奴等,皆是昭武九姓人;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史思明亦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也是昭武九姓人的后裔。
  昭武九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而中国的丝绸、建筑、冶金技术,以及其“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昭武九姓人,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安氏名人,多出唐朝以后,如唐朝有中书令安重晦、宋朝有石匠安民、元朝有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朝有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朝有安致远等。
  安息国的安氏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氏繁衍迅速,后安氏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氏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氏,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氏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
  北魏时期,有鲜卑族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氏融合,不分彼此。
  唐朝以后,安氏族人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朝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的胡人,本姓康,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氏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氏分逃于各地。
  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氏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氏。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氏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朝有闽、粤沿海之地安氏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
  山东日照安姓,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西碌轴沟,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
  今日安氏,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氏人口的25%,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氏,上述三省安氏,约占全国汉族安氏人口的51%。
  安姓氏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5%。
  另外:1、山东日照安氏,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西碌轴沟,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2、安徽六安安氏居住分散,有部分从江西王家坝迁来;3、三胡北浠水;4、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支安姓从山东清河府迁到现辽宁辽中茨榆坨后犸猇岭;5、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有个安岗村,全村四千多人百分之九十都姓安。


分享按钮>>中华寇氏网家谱源流——————名人论族谱
>>年姓名人,年氏名人,自己自立年氏人物——年维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