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本土安姓历史资料1

    中华安氏网 2011年3月23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论坛贴精选】本土安姓历史资料1

本土安姓历史资料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
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
黄帝。
黄帝居轩辕之丘,◇集解皇甫谧曰:“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曰‘在穷山之际,西射之南’。”张晏曰:“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而娶於西陵之女,□正义西陵,国名也。是为嫘祖。◇集解徐广曰:“祖,一作‘俎’。嫘,力追反。”○索隐一曰雷祖,音力堆反。□正义一作“劚”。嫘祖为黄帝正妃,○索隐案: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案:国语夷鼓、苍林是二人。又案:汉书古今人表彤鱼氏生夷鼓,嫫母生苍林,不得如谧所说。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见异也。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索隐玄嚣,帝喾之祖。案: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今此纪下云“玄嚣不得在帝位”,则太史公意青阳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嚣是为青阳”,当是误也。谓二人皆黄帝子,并列其名,所以前史因误以玄嚣青阳为一人耳。宋衷又云:“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叙,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青阳降居江水;□正义括地志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索隐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水经曰“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南过邛都,又东北至硃提县为卢江水”,是蜀有此二水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正义华阳国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孙因封焉。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河图云:“瑶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於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有德文也。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27:33) 

昌意,上古传说人物。传说他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前2839年),嫘祖于若水(雅安荥经)生昌意。 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四川若水。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后来昌意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南乐西北),颛顼后为部落首领,生鲧,鲧生大禹。
昌意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 原),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3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河内。”
  《竹书》史册中的鬼方、昆夷、翳徙,就是意息安,黄帝次子昌意的三子安。安和他的臣民的子孙,也就是原来生活在新疆的西欧人、印度人,也就是伊利安(意息安)、阿利阿(意息河、伊利河)、雅利安(意息安)。
  翳徙、伊利、阿利、雅利,都是意息,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发音。阿利、雅利:在印欧语中也有艺,与意完全同音。息:也有子女,但多青年人。安:也有安定、姓氏等,但多古代、人类、男性、祖先,世家、望族、贵族、统治者的意思。许多印欧人,都喜欢自称是,雅利安的子孙。雅利安翻译成中文就是意息安,就是黄帝长子昌意的三子安。
据2007年5月16日《法制晚报》文章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考古与人类学家宣布,通过DNA检测,证实在我国新疆出土的“楼兰美女”是高加索人种,也是塔里木盆地最早的定居者。这就证明了现代印度及东欧地区人民都是昌意的子孙。
“昌意降居若水”的落籍地是盐边,昌意部落原系居住在西北黄土高原的氐羌游牧民族,《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说明秦在春秋前属古代氐羌族,《帝王世纪》、《水经注•若水》等诸史都有“昌意德劣,降居若水”的记载,结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对即将被二滩库区淹地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盐边老县城住地的三源河台地渔门乡地界出土了石棺墓群落,经专家现场考证确定为古代氐羌民族的墓葬形式。我们将这一结论同诸史中“昌意降居若水”的记载联系起来,说昌意部落南下的最终落籍地就在盐边是有事实依据的,不然在远隔西北黄土高原千里之遥的盐边怎么会出土群落式游牧民族氐羌人的石棺墓葬呢?而从对攀枝花(原属盐边地界)境内的几个早期、晚期人类遗址发掘考察看,均属元谋人的后裔,其丧葬用的棺木是木质棺材,而非石片棺墓,这说明在盐边出现的氐羌游牧民族是迁徙而来,正好与《史记》中“昌意降居若水”一说吻合。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28:40)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禹 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30:43) 

大禹的故乡
  江原县就是后来的广柔县、僰道县、晋原县,现在的大邑县、崇州市。
 
  广柔县(大邑县、崇州市)在汶川县绵虒镇之南大邑,邛崃市临邛镇之北。郦道元 北魏《水经注》沫水 卷三十六、李锡书编修的《汶川志略》、祝世德在《大禹志》中,都有清楚详细的记载。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争议。
  汶山郡的机关曾经设置在汶川、茂汶、理县、都江堰。
 
杨雄 汉《蜀纪(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谯周 晋《蜀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
 
郦道元 北魏《水经注》载:“广柔县石纽乡,禹所生也”。沫水出广柔(大邑县、崇州市西南)徼外,(大邑县、崇州市)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沫水又东,迳开刊县(邛崃市西),故平乡也,晋初置。沫水又东迳临邛南(邛崃市临邛镇,广柔县南)。而东出于江原县(崇州市南江原镇,新津县)也。东入于江
 
僰道县是西魏553年(废帝二年),于汉江原县地(大邑县、崇州市),侨置犍为郡及僰道县。隋大业三年(607年)(一说大业二年),废僰道县入新津。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大邑县、崇州市)西部置大邑县。
 
《元和郡县志》李吉甫 唐 古地理书之存于今者,此为最古,今存四十卷,遗七卷半 禹,汶山广柔县人,生于刳儿坪。禹生处名刳儿坪,至县治五里。
 
罗泌 宋《路史》云:“石纽在汶山西番界龙冢山之原。鲧,汶山广柔县人也,纳有莘氏女,岁二月,以六月六日生于僰道(汉江原县,现在的大邑县、崇州市)之石纽乡,所谓刳儿坪,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
 
李锡书编修的《汶川志略》考察,清初,广柔城址尚依稀可寻,社稷坛犹宛然残存,故曰“广柔治在今治(绵虒)之南大邑坪”。
 
祝世德在《大禹志》中则更加明确地肯定广柔县在今汶川县南大邑坪。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31:43)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今蚌埠市怀远县人,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大宴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32:23) 

安邑,古代都邑名 ,在今山西夏县。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共计223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始成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时都城迁往大梁。魏迁都时间约为前361年。据魏国史《竹书纪年》引为魏惠王九年迁都,即公元前361年,原因是与秦战于少梁,太子被掳,怕秦迁都内陆大梁城。又因,有公元前353年,齐孙膑围魏大梁救赵邯郸,前341年,齐又袭大梁救韩新郑。故不能相信,前339年从安邑迁都大梁。秦汉时期又成为河东郡治所和安邑县治所。安邑县乃置于西汉,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所东迁、并改名夏县,至今不变。 有趣的是,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还曾临时定都安邑,时近一年。
其遗址称“禹王城”,位于近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至今尚有城垣残迹,由于几度兴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6500米,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禹王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出土的大量遗物有陶范、汉五铢钱等,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十二字篆文方砖和兽首瓦当为同时期遗址中所独有。它是国内现存战国-秦汉古称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夏县司马光墓祠堂内的文史展览资料)
  另有一处遗迹禹王台,又称青台,为历代祭禹之所,解放前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小城东南角,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传说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处。又:相传夏启接帝位后建都于此。桀又居之。
今地名。山西省运城市东部的安邑街道办事处。北魏期间428年,原安邑县(治所在今夏县西北禹王城)被分为南北两县,其中的南安邑县治所位于此处。北安邑改名夏县后,南安邑被称为安邑。
作者:安双通 (2010-8-21 13:33:04)

 


分享按钮>>春雨---生机盎然情意浓---江大生
>>【安氏论坛贴精选】本土安姓历史资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