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今天大禹诞辰4137周年 第 8 楼


插图:


作者:安志民 (2010/8/6 22:10:18)   回复此贴
  回复:今天大禹诞辰4137周年 第 9 楼


插图:


作者:安志民 (2010/8/6 22:11:08)   回复此贴
  回复:今天大禹诞辰4137周年 第 10 楼

15日,赶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大禹纪念广场,正是早上8点,张志贵还来不及歇一口气,就与村里一帮民间艺人耍起了板凳龙。

  张志贵是白什乡高溪村的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板凳龙的表演者之一。今年是大禹诞辰4137周年,他与村里的民间艺人和羌族同胞自发前来禹里乡参加一年一度的大禹祭祀活动。在这个由民间发起的大型祭祀活动中,以民俗活动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营造大禹祭祀活动气氛是最大的特点。前来参加的文化遗产项目除了张志贵他们表演的板凳龙外,还有青片龙灯、白什马马灯、马槽唢呐、墩上乡许家湾十二花灯、青片萨朗等具有北川羌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演出的传承人、民间艺人超过200人。北川羌族文化研究专家、活动策划者之一的赵兴武说:“以民俗活动烘托大禹祭祀活动的气氛,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将大禹祭祀活动代代传承下去。”

  “羌汉一家亲,同心祭先祖。”上午9时30分,羌族民众自发抬来祭品。羌族释比在大禹纪念馆前主持简短的启动仪式后,鞭炮齐鸣,祭祀队伍向场镇边上的石纽山禹王庙进发。四里八乡的羌族同胞闻讯赶过来,禹里乡场镇的居民也围了上来,他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跟在展演的队伍里,走向羌族同胞心中的圣地。

  石纽山传说是大禹的降生地,在羌族聚居区,至今还保留着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传说。自古以来,大禹一直受到羌族人民的崇拜。公元634年,唐王朝在今禹里设石泉县,受汉文化影响,羌人对大禹原始状态的崇拜逐渐演变成建庙祭祀,当地人认为六月初六是大禹诞辰,遂于每年这天都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历时千年不绝,一直延续至今。今年祭祀提前举行。

  “华夏圣祖,禹王帝君,以德化融,万代鼎敬……”上午10时,石纽山禹王庙前香烟缭绕,羌族民众献上猪、牛、羊和水果、五谷杂粮等祭品,在羌族释比的主持下,开始古朴的祭祖仪式。随后,民间艺人围着禹王庙前的大禹塑像开始展演,唢呐声依然那么清脆,龙灯劲舞,板凳龙来回翻飞,马马灯放射着不断的激情,许家湾十二花灯依然散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不断有群众前来,他们手持香烛,排着长队,有序前往大禹塑像前虔诚地叩首、敬香。禹里乡湔江村7组陈开菊也在祭祀的群众队伍中,她说,大禹祭祀这个概念已经扎根在每个羌族同胞心中,每年都有上万群众到石纽山。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因忙于灾后重建,大型祭祀活动搁浅,但民间仍有很多群众前来。“祭祀不仅仅是在怀念先祖大禹,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展示。”

  “在重建家园的艰难历程中,包括禹里乡在内的北川人民依然在延续着崇拜大禹的传统。”作为今年祭祀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团长杨华武说,虽然经历了地震灾难,但羌族同胞的精神并没有垮,正是羌族同胞的这种精神,让他萌生了发起这次民间祭祀活动的想法,得到了众多人的响应,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通过精神家园的建设带动美好物质家园建设的激情。”

  (记者 张登军/文 赖杰/图)

    2010年7月17日,《首届中国汶川大禹精神与华夏文明学术论坛》,汶川新建的大禹文化景区,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不仅建起了庄严的禹庙和祭坛,而且把原来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有关大禹的碑碣如岣嵝碑、景云碑、禹迹图、大禹像,礼器如石壁、石琮、殷鼎、周盨、金钟、法鼓,经典文献所载大禹的生平事迹、禹功圣德,以及孔孟赞禹、侉经颂禹、百家述禹的名言佳句,都集中展示在园区。石纽山巅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创作的大禹塑像,巍峨而亲切,与典雅平实的大禹颂相互呼应,更激发出人们对大禹崇敬和感恩之情。






         北川禹王广场竣工

  本报讯(周玉学 记者 王望 陈冬冬 实习生 唐锐 文/图) 昨(14)日,由济宁市援建的北川新县城禹王广场工程顺利竣工,成为山东省援建北川新县城的又一个标志性里程碑。

  禹王广场位于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与新川路交会处,自今年3月20日开工以来,投入人力200余名,积极进行基础工程建设。禹王广场的建设以中轴线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北区为羌族传统节日活动区和锅庄舞区,南区为羌族民俗活动的展示区域和石雕园区,由九根羌笛式的图腾柱和一面雕有羌寨图案的浮雕造型组成。广场使用大量具有羌族特色的元素和材料进行装饰,以各种象征羌族文化习俗的景物烘托氛围,体现浓郁的羌族风情。建成后的禹王广场,将成为新县城整个商业步行街的核心节点和高潮空间,也是体验“羌风印象”主题的点睛之笔。

  据介绍,禹王广场占地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完全能满足建好后的商业步行街、禹王广场的停车问题。禹王广场地面用自然面铜板石、剁斧面青石板等铺装,羌族特色文化造型符号点缀其中,设有种植树木、苗圃、草坪等园林绿化景观进行美化。

  


作者:安志民 (2010/8/6 22:13:52)   回复此贴
  回复 10:回复:今天大禹诞辰4137周年 第 11 楼

大禹诞辰4137周年
“华夏圣祖,禹王帝君,以德化融,万代鼎敬……”
感谢安志民宗亲组织材料广为传播。


欧阳修与大禹故里的情结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及政治家。他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公元1007年8月6日)诞生于西蜀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和绵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欧阳修在其主修的《新唐书·地理志》中,界定了禹生石纽的石纽山在石泉县,解决了“石纽”的歧义问题。在此之前的有关古籍中,对禹生石纽之地,或曰汶山郡广柔县,或曰汶山郡,或曰汶山,记载不尽确切。《新唐书·地理志》:“石泉,中下。贞观八年置,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有石纽山。”其后,《郡国志》记载:“石纽山在今石泉县南”。从正史《新唐书》开始,宋元明清正史皆以石泉县的石纽山为大禹出生地。

  根据《史记·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顓顼之孙也”的记载,欧阳修还在他晚年编撰的《欧阳氏谱图》中,对欧阳氏也是黄帝、嫘祖的传人进行了记载:“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之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接着他还详细记载了黄帝、嫘祖后裔大禹血亲欧阳氏族的得姓过程和在夏商周秦汉隋唐各代的传承情况及其子孙在五湖四海的分布情况。并将可以考察到的人物和事迹按辈份先后以表格形式排列成家族谱系。欧阳修首开了我国族谱记载和谱牒学研究的先河。

  (本文摘自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教授、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 李德书的讲座《欧阳修与巴蜀》)




作者:安锡辉 (2010/8/11 16:30:40)   回复此贴
  回复:今天大禹诞辰4137周年 第 1 楼

北川重建大禹纪念馆

明年6月向游客开放
  

插图:


插图:


记者昨(18)日从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获悉,原址重建的北川大禹纪念馆即将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将于9月30日竣工。明年6月6日大禹诞辰前将全部完工并向游客开放。

  根据史籍记载、现存的大量大禹遗迹印证和广大专家学者考察论证,中国古代伟大治水英雄、炎黄以后中华民族的又一人文初祖、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奠基者大禹就出生在北川。这不仅是北川、绵阳乃至四川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一大财富。1991年,北川县政府在大禹出生地禹里乡修建了全国唯一专门纪念大禹的纪念馆,同年成立省级大禹研究会,曾多次在大禹纪念馆召开全国大禹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然而,受5·12特大地震及唐家山堰塞湖影响,大禹纪念馆已成D级危房,需在原址拆除重建。

  记者昨在禹里乡大禹纪念馆前看到,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建筑已拆除,建筑工人正在开挖地基。“受堰塞湖影响,很多建筑材料无法及时运入。但我们保证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按照工期要求进行施工。”工地负责人说。

  据介绍,重建后的大禹纪念馆为汉代建筑风格,将仿造原有大禹纪念馆样式,一层,面阔九间,开间4.2米,通面阔37.8米,通进深16.8米,建筑总高12.8米,柱高5.4米,柱头0.6米,柱基0.8米,柱顶设置仿汉式斗拱,大殿采用皇室最高建筑规格重檐庑殿顶,主体为框架混凝土结构,屋面仿汉式灰筒瓦屋面,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同时,在广场入口处还将设南北阙门各一座,通高6.8米。

  重建后,北川大禹纪念馆永久纪念馆址为品牌纪念展区,将被打造成集展览、会议、文化、办公、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记者 赵斌 文/图)

插图:



作者:安志民 (2011/4/22 20:33:3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8 每页5条 当前2/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347.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