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安氏当代人物录】聘任分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第 30 楼

孔子从不乱吃药
浏览次数:6 日期:2014年4月27日 22:14

孔子从不乱吃药

  【养生智慧】
  不少人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因此乱服中药,往往身体受到伤害还浑然不知。其实,中药如西药般有着两面性,即能防病治病,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身体。正确用之,可治病防病益健康,反之,则损害身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性命。
  《论语·乡党篇第十》有一则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孔子拜谢接受,然后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的药性,不敢吃啊。”
  鲁卿季康子给孔子送药,是出于对孔子身体健康的关怀之情。孔子是最重视礼节的,所以他“拜而受之”,表达了自己的尊重。不过,孔子随后就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我因为不知道这药的药性,所以不敢服用。”因为药有药性,寒热温凉,作用于人体的各个部分,用来纠正阴阳的偏差、五行的失调,所以古人用药治病,首先要了解药性,否则盲人瞎马,别说有多危险了。退一步说,即使季康子送的是补药,可是补药也并非想象中可以胡乱服用,古往今来吃补药吃人参吃出事情来的多的是。孔子的做法是明智的。
  无独有偶,两千多年以后,清朝大儒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纪泽、纪鸿的信里,也谈到了有病不轻服药的问题。在谆谆嘱咐一番之后,他还介绍自己的经验:“余近年学祖父星冈公夜夜洗脚,不轻服药,日渐康强,尔与沅叔与诸昆弟能学之否?”曾国藩在“不轻服药”的同时,说到了“洗脚”,洗脚的保健作用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具有舒筋活络、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预防疾病必须在日常保健上下功夫,我们还可以通过食补、禅修、体育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自身的体质。
  孔子和曾国藩的“不轻服药”,是前人的好经验。当然,如果真的生了病,那么在医生指导下,在了解药性前提下及时服药,还是很必要的,否则酿成重病,就悔之晚矣。
  □ 林颐


作者:安志民 (2016/8/9 21:58:18)   回复此贴
  回复:【安氏当代人物录】聘任分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第 31 楼

立夏之后重养心
浏览次数:7 日期:2014年5月14日 20:05

立夏之后重养心 生气惹来一身病

  很多人听过“百病生于气”这句古话。“百病生于气”出自《黄帝内经》,这里的“气”本义指人体“气机”,具体来说有九种状态,其中,“怒”排在第一位,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最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疾病的发生确实与生气有关。
  很多人听过“百病生于气”这句古话,并以此告诫自己要少生气。这种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
  “百病生于气”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这里的“气”本义指人体“气机”,具体来说有9种状态,分别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劳则气耗,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总称“九气为病”。其中,“怒”排在第一位,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最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疾病的发生确实与生气有关。
  怒有两种,一种是大怒,另一种是郁怒。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故气上矣”。大怒可导致肝气横逆,气体恣意乱行,严重时导致气血上逆。有人生气后,满面涨红,双目红赤,甚至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就是大怒了。大怒时,气血郁积于头部,可导致脑卒中;侵犯到胃部,可导致打嗝、呃逆、吃不下饭等症状,甚至呕血;如果去“欺负”脾脏,可导致泄泻。
  郁怒则是一种发不出的怒,也就是生闷气,经常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这容易使肝气郁积不能疏泄,导致长期、慢性的身体损伤,如月经不调、肝病等。
  人们最好远离怒气,老年人尤其不要发怒,否则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病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特别是在阳气升发的春、夏季节,人们更要注意制怒,否则怒气容易逼阳上越,诱发疾病。
  遇到正在发怒的人,可以用“恐胜怒”、“喜解怒”等方法防止怒气伤身,比如给生闷气的人讲个笑话、看场喜剧电影等。
  爱生气的人可以在饮食上有所选择,多吃一些有助疏肝气的绿色蔬菜、水果,如绿豆芽、芹菜、白菜、李子、青梅等;以及能去火的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丁茶等。另外,可以经常到郊外活动一下,如踏青、爬山等。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用《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勉励自己,遇事宽容、豁达一些。 (据《生命时报》)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迎夏见三新 候
  “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日常饮食还应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成为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消暑进稀食 食
  中国自古都很重视立夏节气。立夏日人们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用大秤称人轻重,别肥瘦,说称过后人不会疰[zhù]夏。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因长期体质虚弱、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情况。古人预防疰夏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就有立夏之日吃蛋的风俗。
  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后,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在养心。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另外,当夏日气温升高后,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极易烦躁不安,心火过旺,好发脾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肌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做到神情安静、笑口常开。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都可以调节精神。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
  养阳重养心  居
  荷叶凤脯:取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需15分钟即可。清肺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鱼腥草拌莴笋:取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蒜葱各10克。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莴笋削皮去叶,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黏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疗效。
  桂圆粥:取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桂圆、粳米加水入锅,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但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东早)

作者:安志民 (2016/8/9 21:59:37)   回复此贴
  回复:【安氏当代人物录】聘任分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第 32 楼

谷雨时节 宜舒筋骨
浏览次数:4 日期:2014年6月20日 22:07

谷雨时节 宜舒筋骨
  四月二十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雨生百谷”,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雨水较丰,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
  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要预防花粉过敏,以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症的发生,外出时戴上口罩、眼镜、纱巾等防护用品。
  人们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还要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因为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需注意防止感冒;洗头时要擦拭干净,以防湿气滞留于头皮,会导致头昏头痛,引发感冒。天气晴好时多开窗通风,多外出运动,如跑步、打球、踢毽子等运动;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多听音乐、打太极拳,忌忧虑动肝火。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
  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发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肝火,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春火”。“上火”多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与人们穿衣过多、饮食结构、消化代谢功能、体质及情绪变化等密切相关。
  为了防止“上火”,穿衣应该做到春捂有度,超过15摄氏度就要适当减衣。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为安然度夏打下基础。
  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对改善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如小麦胚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豆类、黑芝麻、瘦肉等。另外多食用贝、虾、蟹、鱼、海带等食物,有助于缓解人体的急躁情绪。
  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的冬季休养,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一般雨前茶价格比较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也不比明前茶逊色。
  谷雨适宜的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等,此外还有多款药膳可推荐:
  枸杞炖蛋羹:枸杞15克,鸡蛋l-2个。将鸡蛋打入碗内加入枸杞调匀,加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
  适宜:肝肾不足引发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者。
  禁忌:脾虚泄泻者少食。
  玄参炖猪肝:玄参15克,猪肝5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将猪肝切成薄片,用淀粉、姜、盐等腌一下,玄参先用水煮半小时,然后与腌好的猪肝隔水同炖,炖10分钟左右即可。
  适宜:夜盲症、目赤、视力减退、弱视、眼目昏花及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贫血、水肿、脚气病者。
  禁忌:脾胃虚寒者、腹泻者少食。
  天麻炖猪脑:猪脑1个,天麻5-1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将天麻洗净,与猪脑同放入炖盅内,加入水、适量调味品,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眩晕、脑鸣、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拘挛及小儿惊风者。

作者:安志民 (2016/8/9 22:01:32)   回复此贴
  回复:【安氏当代人物录】聘任分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第 33 楼

夏至 重在健脾养心
浏览次数:5 日期:2014年6月27日 21:19

夏至 重在健脾养心

  暑热见雷雨
  6月21日,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称“夏雨隔田坎”。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补水防头晕
  夏至前后,人们身体最明显的感觉除了疲乏燥热、心悸气短之外,食欲也会明显下降,原因是暑热会伤害脾胃,因此,在该节气养生重在健脾养心。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这段时间最好晚睡早起,利用午休来调理生息,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时节,很多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气温高,人体通过排汗来散热,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二是因为,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血液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温水勤洗澡
  夏季炎热,每日温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运动过激。
  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中医学上有一理论:“冬病夏治”,认为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天病情稍为稳定时应扶正进补,以增加抗病能力,不致在冬天再度病发。不过,应如何进补的问题较为复杂,须按病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
  吃苦菜苦茶
  夏至过后,应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如芹菜、丝瓜、莴笋等,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但要适量,否则伤胃。
  夏季人们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如啤酒、绿茶、苦丁茶。西瓜又称为夏瓜,解暑除烦、生津止汤、清热利尿,但体质虚寒的人,即容易头晕、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者,不宜进食过量。夏天应多喝一些消暑去湿的汤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莲叶、牛大力、冬瓜子、赤小豆、扁豆煲汤;亦可煲酸梅汤。在晒太阳后,芥菜汤能驱散暑热。
  夏至养心清暑,可饮三叶茶,用荷叶、竹叶、薄荷叶(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一种(荷叶、竹叶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
  夏至来临,很多人会出现头昏脑涨,对于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较大,应适当进行降气,可用芹菜和萝卜煮汤喝。
  心气虚的人出汗多了会有心慌、呼吸短促、乏力症状,建议这类人夏至开始喝西洋参麦冬茶,每天取3克西洋参、5克麦冬,开水泡代茶饮,不过这道茶只适合心气虚的人群。 (东早)

养生操调心补肾

  夏至,为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这时,人体心脏功能强盛,气血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足且浮于体外。
  手与上肢,多属于心,灵活而善握,五行属火;足与下肢,多属于肾,肾主骨、主力,故腰腿强健而善行,五行属水。正常情况下,心火温暖着肾水,肾水不寒;肾水制约着心火,心火不亢,就叫“心肾相交”。夏至通过手足握摄、屈伸争力等练习,有助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心补肾。
  动作要领:
  1. 两手放平,坐在垫子上,屈右腿,右脚水平低踏在垫子上;
  2.十指交叉,把右脚踏在两个手的中间;
  3.脚向前的时候手要向后使劲,形成一种反方向力,让身体的其他部位尽量放松,保持一会;
  4.脚继续向前蹬,手用力地往回拉,手逐渐战胜脚,把脚拉回来,松开,放平;
  5.相反动作,收左腿,十指交叉,脚向前,手向后,矛盾用力,体会心思意念安定。
  6.做3-5次,约5分钟,有宁心安神的作用。若手够不到脚,可以用毛巾套住脚。
  (代金刚 张明亮)


古今都爱酸梅汤

  炎炎夏日,口干舌燥,此时若能是喝上一杯酸梅汤,冰镇的,那真是快乐无比。早在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国人就已经能喝上酸梅汤了,而且还是冰镇的。
  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西门庆二进王婆的茶坊时,王婆就给西门庆点了个“梅汤”,而且西门庆还让王婆“多加点酸”。可见酸梅汤在当时的普及。
  在今天,冰镇酸梅汤并不稀罕,但在没有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的古代,能喝上冰镇酸梅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是在富贵官宦之家才能消费得起。虽然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冬贮夏用的藏冰方法了,但“凌人掌冰,以供祭祀、礼宾客”,那必定是只有宫廷才能享受得到的,即使后来有所普及,也只有达官贵人和名门望族才能享受得起。如清顺治八年(1651年),孔府支出账册上,就有“五六月份,轿夫上兖州府送冰三次,出动轿夫十六名”的记载。宋朝虽然已经有“冰棒”在集市上出售了,但老百姓依然无力消费。
  酸梅汤的原料除了乌梅外,还有不少辅助材料:“北人每以酸梅配冰糖熬之,调以玫瑰、桂花等香味,加冰镇之。谓之冰镇酸梅汤。”
  乌梅性平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能,理所当然的是消夏防暑的妙品,是皇帝消暑解渴的佳饮。 (刘绍义)


作者:安志民 (2016/8/9 22:02:41)   回复此贴
  回复:【安氏当代人物录】聘任分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第 34 楼

专家谈夏季养生
浏览次数:4 日期:2014年7月12日 09:29

专家谈夏季养生

高温肆虐 除了身体,情绪也会中暑

  ■张瀚文 记者 吴春华
  空调房里坐,家庭主妇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喝两瓶冰镇可乐,壮小伙腹痛如绞;老人头晕头痛,不是中暑竟然是中风……要入伏了,一连串你想象不到的“高温病”也随之而来,令人猝不及防。
  家电不“洗澡” 细菌感染上呼吸道
  “又没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坐在家里都能得上呼吸道感染?”日前,家住高水的赵女士因咽喉肿痛、流涕到三医院呼吸内科治疗,被该科主任王开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时,一脸惊讶。根据赵女士的情况,王开绿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她家中的空调惹的祸。
  王开绿告诉记者,最近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中因上呼吸道感染前来就诊的患者猛增一成,“天一热,大家都愿意呆在空调房里,但大多数单位、家庭并没有请专业人员清理空调的习惯,以致藏匿在空调风轮、风道和散热器中的粉尘污垢和细菌大量散出,人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中极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王开绿同时指出,预防空调性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使用的家电也应经常清洗,保持干净。
  贪凉猛喝冰镇可乐 壮小伙胃痉挛
  23岁的大学生小刘,身体壮实,酷爱踢足球。前几天一场球赛下来,满头大汗的他仰头就喝掉两瓶冰镇可乐,结果半小时后,他突然感到腹痛、腹泻,同时浑身出冷汗,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如纸。
  一起的队友赶紧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蔡华容及时对小刘进行对症处理,一小时后,他的腹痛症状才基本缓解。蔡华容告诉小刘,他这是由于贪凉使胃受了强烈冷刺激引起了胃痉挛,也就是胃部肌肉抽搐。
  记者了解到,最近各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内接收的胃痉挛患者数量大幅增长。蔡华容指出,最近天气热,很多市民过量食用冰镇西瓜、冰凉饮料等,导致胃部受到寒凉刺激,出现上腹剧痛、呕吐、腹泻等胃痉挛症状。蔡华容同时提醒市民,成人如果贪凉整晚吹空调、大汗淋漓下吃冰镇食物,也容易诱发胃痉挛,要科学防暑平稳度夏,就要做到不过度劳累,不剧烈运动,不暴饮暴食,不贪凉饮冷,不吃不洁食物。
  心境低落缺乏热情
  也是情绪中暑
  天气热了,很多市民反映情绪好像也“中暑”了,大家为一点琐事就能与人争执。气温升高情绪真的也能中暑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三医院心身疾病一科主任杨昆。杨昆指出,人的情绪的确与气温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给人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有资料显示,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情绪中暑了?杨昆表示,除了情绪烦躁易怒,心境低落,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人缺乏热情,或者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这些也是情绪中暑的表现。
  杨昆强调,保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夏季情绪中暑的关键,此外,遇到不顺心的事,试着进行情绪转移,可以观想一片森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也可以多跟家人、朋友聊聊天,帮助调整情绪,疏导心理。
  老年人头晕头痛 不是中暑是中风
  日前,70岁的韩大爷午休起床后头晕头痛,他认为是家住顶层炎热中暑的缘故,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在家猝然跌倒,当即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被家人送医救治时,医生诊断为中风。
  对此,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中念指出,随着气温日趋升高,血压波动明显,体质较差且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现中风等脑血管病。张中念同时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夏季中风有些症状与中暑症状很类似,所以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立即拨打120或请专科医生诊治。

作者:安志民 (2016/8/9 22:03:5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4 每页5条 当前5/17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976.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